7月22日,黑龙江省第五届古伦木沓传统节日沉浸式旅游演艺互动体验+篝火晚会在呼玛县隆重举行。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在熠熠的篝火映照下共庆喜悦与团结,展现了边境地区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演绎现场在合唱《青青呼玛》的悠扬歌声中拉开序幕,唱出了呼玛河畔的秀美风光和浓郁乡情。男声独唱《情在日喀则》以高亢的嗓音,架起了黑龙江与西藏的情感桥梁。舞蹈节目精彩纷呈,《远古的呼唤》以原始粗犷的舞姿,展现了北方游猎民族对自然的热爱;《埃文基圆舞曲》欢快活泼,洋溢着埃文基族与自然共舞的浪漫;《打猎归来》和《养鹿的人》则生动再现了狩猎民族的豪迈与淳朴生活。 同时,非遗文化更是成为本次活动亮点,《口弦琴非遗表演》以空灵的音色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非遗歌曲联唱》则汇集了少数民族的古老旋律,令人回味无穷。舞蹈《斗熊舞》以刚劲有力的动作,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10余个节目轮番上演,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尾声歌曲《牵手331》深情唱响了各族儿女携手共建美丽边疆的共同心愿。
展开剩余52%舞蹈演员 郭一鸣说,“感觉现场氛围特别好,特别开心,很高兴来参加这个活动。” 歌舞表演结束后,篝火晚会也正式拉开序幕,随着鄂伦春民族音乐的响起,身着艳丽鄂伦春传统服饰的鄂伦春族群众自觉地围绕起篝火跳起舞来,熊熊篝火映红夜空,各族群众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舞蹈,用歌声与欢笑传递着喜悦和团结的力量。
呼玛县群众张英伟,“这篝火晚会太热闹了,带着孩子和大家一起又唱又跳的,太好玩了。”
本次活动通过文艺展演、篝火晚会和民俗互动,生动展现了呼玛县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为边境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深化民族团结,推动兴边富民,让“醉美331”成为展示边城呼玛的亮丽名片。(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 周慧颖 图片:呼玛县融媒体中心 王婷 丛思雨 张鹏宇)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布于:北京市利好优配-配资炒股什么意思-股市资金杠杆-配资之家论坛主要有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